欢迎您访问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
林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05-20 15:21:34.0  浏览 人次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5月16日在林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 长 王 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人民政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砥砺奋进,负重前行,较好地完成了十三届人民政府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着力提升实力、加快发展,县域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88亿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5%;人均生产总值完成49087元,突破7500美元,是2006年的2.3倍,年均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6.9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年均增长29.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25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98元,是2006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8元,是2006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35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7%。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从2006年的全省第20位跃升到第8位;姚村、陵阳、城郊、河顺、横水5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
  五年来,着力优化结构、全面发展,三次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8.2∶67.7∶24.1调整到5.1∶73.1∶21.8,非农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94.9%。工业经济持续增长。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1010.6亿元和251.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5%和20%。限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900.6亿元和22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1%和25%。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9.5亿元增加到35.2亿元,年均增长5.5%。中药材、小杂粮、高效农业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分别达到14万亩、6万亩、5万亩。完成林业生态市建设任务48.32万亩,成功创建为省级林业生态市。畜牧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0亿元增加到21.2亿元,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2526元,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全年外出建筑从业人数达到17.5万人,建安总产值由2006年的55亿元增加到150亿元,劳务纯收入由2006年的15.2亿元增加到28.7亿元,被评为全省建筑劳务基地建设先进县(市)。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完成10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3个省级、6个安阳市级示范村建设目标任务。旅游三产持续增强。红旗渠景区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旗渠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红旗渠·林虑山荣膺国家地质公园,我市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字号”旅游品牌达到19个。与省投资集团成功签订《太行大峡谷战略合作协议》,太行大峡谷景区开发建设获得强势资本,旅游产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年接待游客由2006年的185万人次增加到38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06年的3亿元增加到7.9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7%、21.5%。在旅游业的有力带动下,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32.8亿元增长到84.7亿元,年均增长15.8%。
  五年来,着力项目带动、科学发展,发展后劲显著增强。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大唐林州2×35万千瓦热电机组、林丰铝电25万吨高性能铝合金、凤宝管业年产50万吨油井管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投资16.2亿元的中农颖泰生物科技产业园、投资25亿元的重机集团高端装备制造业孵化园等项目正在紧张建设。新“两高”产业体系日益壮大。坚持以项目带动促进实力提升,大力推动兼并重组、产业联合,全力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两高”产业体系,以“两高”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区路网、绿化亮化、供电、供气、供热、供排水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林州重机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实现了林州乃至安阳民营企业向现代公众企业转变的历史性突破。重机集团进入全省百强企业行列,凤宝特钢进入全省百高企业行列,林丰铝电进入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五年来,着力改革创新、开放发展,发展活力明显提升。招商引资深入推进。累计引进市外项目475个,引进域外资金359.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253万美元。以大唐林州热电、新达焦化为代表的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地、建成和投产。对外合作成效明显。上海博宁资本与重机集团合作的林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孵化园项目进展顺利,中孚实业与林丰铝电实现战略合作,凤宝特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方式与安钢集团实现联合重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各类研发中心37家,其中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积极协助企业申请专利、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数进入全省前20强。荣获国家驰名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省级著名商标10件;成功创建6个省级名牌产品、13个省级优质产品。凤宝管业、重机集团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16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妥善安置职工1.9万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163.3万亩林地产权全部明晰;完成林州剧院等8个文化单位改制;加快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效能明显提升;推进乡镇(街道)财税体制改革,有效提高财税征收能力和积极性。
  五年来,着力夯实基础、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基础设施实现突破。林长高速、鹤辉高速、晋豫鲁铁路林州段等战略通道正在加快建设,将彻底打破太行山千古屏障;东南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市区至姚村冯家口段已全部完工,合涧改线段路面工程和合涧大桥新建工程可望今年6月底建成通车。累计投资4.75亿元,新建、改建农村道路861.4公里,全市县、乡、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30公里;累计投资5.2亿元,对我市干线公路网络进行了完善,初步形成了干支结合、纵横交织的公路交通网络。累计争取各类水利资金7.9亿元,建成红旗渠补源工程——马家岩水库并蓄水,完成南谷洞、弓上、石门、团结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争取资金8700万元完成红旗渠总干渠与三条分干渠节水改造,争取资金6053万元解决13.13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启动总投资9.7亿元的“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建成红旗渠、林州北2座220千伏变电站和500千伏降压输电线路等一批电力设施。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投资1.3亿元的榆济天然气林州支线项目成功建成供气,城区供气率达到70%,供气范围实现由城市向乡村的突破;完成城市供热体制改革,投资1.73亿元对城市供热管网进行扩容升级,供热面积达到108万平方米;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累计投资7亿元,新建、改建城市道路40条(段)。全长10公里的城市黄金轴线——红旗渠大道建成通车,投资1.06亿元的人民公园建成开园,成功将山水引入城市,城市融入自然。重机研发中心、人民广场、人寿大厦、人民医院等轴线两侧公建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全长4750米的东外环拓宽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为我市再添一道靓丽风景。累计投资30亿元进行城市“两改造”,拆除各类建筑13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小区65个。坚持以绿美城,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0.5%增加到36.4%。红旗渠大道迭瀑式景观渠的建成,成功将红旗渠水引入市区;铁牛沟河道综合整治开工建设,城市水系轮廓初显。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区面积由16平方公里增加到2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4万增加到25万,城镇化率达到42.7%。
  五年来,着力改善民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财政累计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达到23.8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29.8%。教育实现优先发展。突出三教统筹,全面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累计投资3.3亿元,新建、扩建、改造学校91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普通高考重点上线人数逐年增长,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人数实现新突破。荣获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县(市)。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日益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和“中国低碳生态示范县(市)”。中医院病房楼即将建成投用,人民医院新址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累计投资1.2亿元,加快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所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卫生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报销比例不断提高。新三馆建成投用并实现免费开放,建成16个乡镇文化站和364个农家书屋。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加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争取各类救助资金2.6亿元,对城乡低保、孤儿等困难群体进行了救助。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800万元,完成6.69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接受慈善捐款9007万元,发放6002万元,受益人数达17万人。
  五年来,着力优化环境、和谐发展,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17件,政协委员提案825件。以创建“平安林州”为目标,精心组织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建立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5‰以内。全面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人口与资源、环境实现协调发展。狠抓源头治腐,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审计、统计、消防、史志、气象、食品药品、人防、质监、民族宗教、国防后备力量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市人民的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林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振奋,头脑务必清醒。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国内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和重工业所占比重大,高附加值和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少,旅游、商贸、物流等三产发展严重滞后,建筑业亟待提升壮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效果不明显,思想解放度和开放包容度不强,招商引资力度薄弱、成效不明显;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受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财政税源不稳,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保发展、促发展的压力很大;要素瓶颈面临更多制约,企业融资困难、用地紧张、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都对经济运行造成很大影响;政风行风还需进一步改进,部分乡镇(街道)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奉献意识不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奋力推进今后五年新跨越
  未来五年,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综合判断,今后五年仍然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市境内“两横一纵”高速公路网和晋豫鲁铁路的陆续开通,林州的交通优势将不断凸显,同时,伴随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以及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千载难逢的机遇,必将为林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可以发挥已有的产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红旗渠精神引领等优势,找准定位、对接周边,借势造势、积极运作,主动融入、抢占先机,努力争当中原经济区先行示范区,推动林州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今后五年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围绕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坚持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突出项目带动、开放带动、创新带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精神高地、产业基地、旅游胜地和民生福地,努力建设繁荣、富裕、幸福、和谐、宜居的新林州。
  奋斗目标是:在“十二五”末实现“六项翻番”“三大转变”的基础上,到2016年,生产总值完成700亿元,年均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亿元,年均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9亿元,年均增长16%;工业增加值完成460亿元,年均增长16%;三产增加值完成170亿元,年均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4亿元,年均增长16%。
  重点工作是:
  ——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大发展。一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引进嫁接、技改扩能、增资扩股,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打造凤宝、林丰、重机三个“百亿”企业,汽配、光伏电子、生物科技三个百亿产业和姚村、城郊、合涧三个百亿园区。二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围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三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进一步完善“一区多园”体制机制,加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光伏电子、煤机、生物等专业园区建设升级,形成各级各类园区联动互补、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
  ——奋力推进新型城镇大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宜居城市。坚持以路扩城、以改建城、以绿美城、以水活城、以产兴城,力争用5年时间,构建起北起安姚路、南到天平大道、东至翟阳路、西接红旗渠山前景观通道的区域中心城市全新框架。二是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与市区的有机对接,推进林(州)陵(阳)、林(州)姚(村)、林(州)横(水)一体化,培育发展隆起区,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市域次中心、重点镇为骨干、一般镇为依托的现代城镇体系。三是加快建设秀美乡村。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引领、试点先行、统筹推进,以城市化标准,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向中心村集中,建设路畅、水清、村净、景美、民富的新农村。
  ——奋力推进三产服务大提升。一是推进旅游提档升级。全面加快太行大峡谷游客服务中心、红旗渠景区升级改造、红旗渠迎宾馆等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太行大峡谷、红旗渠等旅游资源,全力争创5A级旅游区。加快推进城市西部生态休闲区建设,不断培育旅游特色。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以太行路沿线和小菜园片区为重点的城市中央商务区,在产业集聚区内高标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依托三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快形成三省交界区域商业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增强区域辐射力、集聚力。三是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加强以红旗渠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建设,构筑精神高地,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奋力推进基础建设大提速。深入开展以“珍爱生命线,重修红旗渠”为主题的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进一步改善红旗渠灌区灌溉能力。积极推进第四水厂、金牛山水库等重大项目,强化水资源的发展保障能力。完成林长高速、鹤辉高速、晋豫鲁铁路等战略通道建设,加快石林高速运作,打通贯穿林州南北的高速通道,构建辐射林州周边地区的一小时经济旅游圈。加快运作2×100万千瓦发电机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电力保障能力。
  ——奋力推进对外开放大突破。加快城市建设、旅游三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招商引资步伐,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和省属重点企业,主动出击,多元招商,力求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进展。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着力打造“投资洼地”“发展高地”。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环境,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切实建立与林州长远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机制,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奋力推进民生福祉大改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成城区新建、改扩建20所学校目标,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加快人民医院新址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为进城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打造“慈善之城”新名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坚持运用群众方法解决群众问题,全力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积极推进平安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度。
  各位代表!以上奋斗目标,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林州发展的战略要求,展示了林州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相信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一个三省通衢、开放包容、繁荣富强的区域中心城市一定会崛起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版图之上。
  三、扎实做好2012年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围绕预期目标,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保障民生、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了2012年“十个方面实事”,已统一印发大会,请一并审议。
  2012年,重点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工业主导,集聚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全力抓好重机高端装备制造业孵化园、中农颖泰生物科技产业园、桥宏新型复合材料等13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13个项目总投资98.7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6.2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357.4亿元,新增利税61.04亿元。同时,紧紧抓住产业转移机遇,通过招商引资、整合重组等方式,培育新的重大工业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有力支撑经济发展。持续抓好乡镇“153”保底项目。
  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凤宝大道、金鑫大道西段等6条(段)道路新建、扩建工程。加快推进汽配城建设,力争污水处理厂、物流园年内开工建设,积极运作铁路专用线、500千伏变电站等重大项目。加快红旗渠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步伐,力争尽快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城市新区。
  着力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一是调优产业结构。鼓励企业优化重组,做大做强,加快汽配、煤机、钢铁、铝电等特色产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变。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兴产业,加强光伏、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与业内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二是强化科技创新。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博士后研发基地。三是注重扶强扶快。设立工业企业“十强十快”奖,评选年度十强和十快企业。四是促进企业上市。设立企业上市办公室,专门负责指导企业上市工作,培育企业上市梯队,加快凤宝、红旗渠电碳、合鑫、中农颖泰等企业上市步伐。五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建立健全汽配、碳素、玻璃等小微企业密集行业的行业协会组织,指导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乡镇经济。健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强乡镇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引导各乡镇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向产业集聚区和各个专业园区集中,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同时,本着“抓北扶南、不设门槛、扶持发展”的原则,着重引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南部乡镇,立足自身优势,确立发展重点,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形成“一镇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全市经济由“单引擎”驱动向“多引擎”驱动的转变。
  (二)强力招商引资,激发跨越发展的强大活力
  突出招商重点。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依托产业集聚区,以产业链整合提升为重点,突出抓好延链和补链招商,积极推进林钢重组、40万吨铝制品深加工、专用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园、863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争在汽车零部件、铝、钢铁等产业延链、补链上取得新的突破。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盯紧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对其产业布局、投资趋向分析,“投其所好”、主动对接,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引进2—3家国内外500强企业或央企合作项目。
  强化务实招商。成立招商引资总指挥部,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和协调。建立完善招商引资总指挥部督办制度、客商服务绿色通道制度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加大对乡镇招商实绩的考核力度,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在年度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制定招商引资驻外人员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更好发挥招商办事处、招商分局、招商大使和林州籍在外人员作用。充分发挥红旗渠旅游节等平台作用,年内集中开展10次以上招商主题活动。确保全年引进域外资金100亿元,引进省外资金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同时,积极研究国家经济政策走向,加大跑部进厅力度,确保全年争取资金突破4亿元。
  拓宽招商领域。加快工业、金融、旅游三产、文化、农业的对外开放步伐,强力吸引境内外投资者进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各类资本参与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积极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多渠道、多途径引进一批域外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同时,加强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全面做好人才和科技等方面的引进工作。
  (三)推进城乡一体,打造跨越发展的崭新平台
  全力提升城市形象。以城建三年大提升为统领、“11181工程”(一轴、一河道、一片区、八路、一保障)为重点,叫响“民生城建”,统筹推进红旗渠大道两侧项目建设、铁牛沟河道综合整治、小菜园片区改造、八条城市道路建设和保障房建设,尽快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城中村、重要节点、重要路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完善城市绿化、水系、学校、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二是抓好路网建设。投资1.89亿元,完成长春大道东延、长春大道西延、人民街西延、林虑大道东延、翠薇路北延、龙安路北延6段道路建设和长安路、桃园大道2条道路改造。三是加快城市“两改造”。突出连片开发、配套同步,推进总投资186.6亿元的水车园、马肩等16个城中村和片区改造项目,年内完成投资24.2亿元。四是强力推进轴线项目建设。加快总投资81.45亿元的人民广场、人民医院、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省实验小(中)学、人防指挥中心等红旗渠大道两侧公建项目建设。五是抓好绿化和水系建设。全面启动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并以此为引领,投资1210万元,完成红旗渠大道中段、东环路、太行路北段绿化配套建设;完成铁牛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年内形成600亩水面。六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建设。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学校、商贸市场、汽车站、停车场、垃圾中转站等城市公共设施布点和建设工作,加快中房国际大厦、城市展览馆、建筑大厦等城市综合性项目建设。启动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年内完成投资4000万元,新增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
  加快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城镇土地资源,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求精不求大、积极稳妥、统筹发展”的原则,加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净化”、“绿化”和“美化”,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继续加强重大基础建设。加快推进“两高一铁”、东南公路、红旗渠技改、第四水厂等事关林州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建设,确保林长高速林州段年内实现通车,第四水厂年底前实现与城市主管网对接。强力推进石林高速、翟阳路北延、金牛山水库等项目前期运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完成东南公路各段改造、续建工程。
  持续加强城市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成立制止违法建设指挥中心,建立市直、街道、村(居)委会三级联动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加快组建城郊、姚村、陵阳、横水等市区周边乡镇的专业城管队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深入开展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流动经营、车辆停放、违章建设等突出问题,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繁荣旅游三产,形成跨越发展的强大支撑
  不断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坚持精细化建设。投资5.1亿元,全力推进太行大峡谷景区综合提升、红旗渠纪念馆主体工程和青年洞连线改造、红旗渠迎宾馆装修配套、红旗渠观光大道拓宽改造及景观建设、天平山景区入口服务区及通往景区内道路建设、航空运动机场、汽车越野赛场地和城市西部生态休闲区建设等项目。推进全方位升级。开展“创A、创园、创城”三创活动,全面启动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林虑山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林州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开展多元化推介。加强旅游宣传,重点举办好红旗渠旅游节、国际滑翔伞世界杯赛、山地马拉松赛、汽车锦标赛、全国摄影大赛等活动,开展好旅游列车、重大活动、旅游论坛等形式的宣传。
  深层次带动三产服务业。深入推进星级酒店、特色旅游购物场所和旅游娱乐场所等相关配套建设,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体系。深层次开发更具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纪念品、餐饮等关联产业,扩大产业容量。紧密结合工业、城建、旅游发展,改造传统商业街区,建设各类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全力打造中心商务区,完善城乡商贸体系。围绕方便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家政、文娱、养老等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三产增加值增长8%。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业。完善扶持政策,优化服务环境,积极引进各类商业、地区银行及金融组织落户林州,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来林发展,切实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信托融资,积极发展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深入推进银企对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做大做强政府各类投融资平台,增强投融资和担保能力。规范民间融资,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五)加强三农工作,筑牢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加快发展壮大建筑业。鼓励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加快发展一批总承包企业,努力扶持一级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特级企业。引导建筑企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上市融资。落实好政治荣誉、企业创优、夺杯工程等各项奖励政策,进一步拓宽建筑劳务输出渠道,做大做强建筑富民产业。确保全年外出建筑从业人员16万人以上,完成建安总产值150亿元,创劳务纯收入28亿元。
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确保全年兑现各项补贴资金8150万元。着力实施高标准良田建设工程,建成3个千亩方、46个百亩方、1.93万亩高标准良田,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9万亩以上。努力推进生猪养殖、中药材、小杂粮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与河南新大牧业合作,建成年存栏1万头和5千头种猪场各一个,建成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育肥场3个,建成年出栏7500头商品猪的规模化养殖小区24个,建成年产饲料5万吨的饲料厂1个;打造以原康、茶店为核心区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创建2个高效药果间作万亩方,创建中药材特色乡镇1个;建成以东姚洪河小米为核心的小米生产基地,稳定小杂粮种植面积在6万亩以上。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建成2个集中速成区、20个循环农业园区。加快延长产业链条,尽快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不断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继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完成5.8万亩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力争3年内创建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市。开展农村生态建设,完成9个省级、12个安阳市级生态村建设任务。继续推进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投资4.02亿元,完成金牛山水库前期、第四水厂、创业提灌站、天桥渠引水等四项工程,完成渠道技改378公里,池塘治漏133座,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3座,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0万亩,解决3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5550万元,完成100公里农村道路及田间道路建设。投资6000万元,完成横水、采桑等4个乡镇天然气主管网建设;投资1000万元,新增沼气用户3400户,力争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引领示范区。投资1844万元,改造35千伏变电站2座、配电台区12个、新建10千伏线路23.6公里。建成扶贫搬迁安置点2个,搬迁深山区贫困人口1000人。
  (六)全力改善民生,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持续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坚持就业优先,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9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资1226万元,建成林州市、姚村、陵阳、合涧、临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投资8.86亿元,完成888套廉租房、3000套公租房、1000套限价商品房建设。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71%,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86万人;投资8000万元,使城乡6万名困难群众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投资2000万元,对大病困难群体进行救助;投资3000万元,建成社会福利中心和民政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市58.3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全覆盖,确保全市16.2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领取720元养老金;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到3.52万人,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投资2.4亿元,完成职教中心和经济管理学校建设;投资3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市区和农村中小学项目,使全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增加1.2万名。加快发展文化广电事业,培育一批本土文化企业,推出一批反映当代红旗渠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投资342万元,建成171个农家书屋;投资70万元,完成117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投资1300万元,配套完善广电大楼。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在全市542个行政村卫生所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真正让老百姓吃得起药、看得起病;加快推进2.5亿元的人民医院新址建设工程;投资3000万元,开工建设食管癌早诊早治筛查中心;投资4700万元,开工建设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
推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政策,鼓励用地单位通过“退低进高”、“零增地技改”、“零增地招商”等途径,节约集约用地,缓解用地压力。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工作,全力创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巩固和谐稳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平安林州”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合理诉求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领域的监管检查,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同时,持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军民军政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消防、史志、气象、食品药品、人防、质监等工作。
  四、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打破思想禁锢,转变发展观念,以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推动发展;进一步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打破定势,积极应对资金短缺和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带来的挑战,在项目推进、招商引资、旅游三产、城乡统筹和水利建设等方面攻坚突破;进一步提升标杆、精益求精,广泛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大胆吸收最先进的理念,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举措激发新动力。
  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执政水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秉公执法。严格行政问责,督促和约束公职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坚持务实高效,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倡导简政、高效、务实的作风,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办群众急需、便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戒空、戒虚、戒假、戒骄、戒懒、戒奢。进一步健全联审联批联办工作机制和督办查办制度,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定时间、定标准、定要求,确保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绩效考评工作,注重考评结果运用,严格兑现奖惩,强化激励导向,尤其要更加突出项目投入、绩效产出、财税贡献、招商引资等考核权重,加快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坚持廉洁从政,不断提升政府形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坚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大纠风和专项治理力度,严查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奢靡之风,把公共财政用在保重点、保运转、保民生上,切实树立风清气正、勤政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前景无限美好,形势催人奋进!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目标,我们唯有扬帆破浪,奋勇向前。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早日建成“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林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政务要闻
更多>>
市委中心组会议召开部署推进脱贫...
接访面对面 真情解民忧
收听收看全省经济运行工作电视电...
王宝玉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收听收看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
市政协召开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专题推进处非工作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赵长山来林...
七月份美丽乡村督导排名通报
公路局荣获安阳市干线公路春季养...
热点排行
更多>>
7月20日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
免费做筛查 幸福惠万家
创文红黑榜
扶贫路上
市实验中学师生:墙绘扮靓大岭...
“春风化雨”豹台村
贯彻第五次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
舍小家顾大家 助力脱贫攻坚
政务频道 | 红旗渠频道 | 旅游频道 | 社会频道 | 我的林州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中共林州市委 林州市人民政府 维护:林州市新闻中心 电话/传真:0372-6282695
网络:中国联通林州市分公司 ICP备案序号:豫ICP备08001069-2号